ISO 國際驗證、教育訓練及企業優化服務 - 全球領導者與創新者
SGS 知識與管理事業群一直秉持著專業、嚴謹、落實品質的
精神,敬業用心地經營著此驗證事業。
企業優化四大核心服務
CERTIFICATION AND BUSINESS ENHANCEMENT SERVICES
什麼是 ISO 9001 品質管理系統?
ISO 9001 是由國際標準組織所公布的一項品質管理標準系統(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最新版本 ISO 9001:2015 基於以下的品質管理原則:顧客導向、領導統御、全員參與、流程方法、組織處境、持續改善、事實決策等來建立一套運作程序,並做有系統的規劃,協助企業藉由 ISO 9001 做好品質管理,若能有效應用上述
原則,則能帶領企業讓其營運品質能符合顧客的需求。
為何選擇 SGS 執行 ISO 9001 驗證稽核?
我們是全球知名的驗證服務領導者,客戶遍及各行各業。SGS ISO 9001:2015 稽核服務能協助貴組織發展及提升績效。
此外,我們也針對 ISO 9001 稽核提供完善的服務:
何謂 ISO 14001:2015 環境管理系統?
所有的組織採行環境管理系統以控制環境的衝擊,展現提升組織卓著環境績效的符合性,達成環境、社會及經濟之均衡,對於永續發展、透明和責任等社會期望,已轉變為趨於嚴格的法規;並更加關注對環境污染、資源利用效率低、不當的廢棄物管理、氣候變遷、生態系統惡化和喪失生物多樣性等議題。ISO 組織因應這些期望訂定出 ISO 14001:2015 環境管理系統以供組織有環保的知識工具與技術來管理環境風險。
ISO 14001:2015 驗證有何效益?
什麼是 ISO 45001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
ISO 45001 是由國際標準組織在 2018 年發布的一個職業健康與安全管理系統(OHSMS),它提供了一個架構,主要目的在安全和衛生的工作環境,使組織能夠鑑別和預防其風險,保護並提供員工一個安全可靠的工作場所,減少員工發生事故和疾病的可能性,並改善法規的符合性。
ISO 45001 驗證有何效益?
ISO 45001 可使組織據以建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藉由制定和實施有效的政策和目標,用於管理職業安全衛生風險並改善績效。
什麼是 IATF 16949 : 2016 全球汽車產業品質管理系統驗證
IATF 16949 :2016 為國際汽車特別工作小組(International Automotive Task Force,IATF)依照 ISO 9001:2015 架構發展出來的汽車相關產業品質管理系統,因此應視為 ISO 9001:2015 的補充,主要希望提供全球汽車產業客戶更好的品質,並制定通用的品質管理系統,是一份客戶導向的創新文件。 IATF 16949 :2016 為汽車品質管理系統現行最新版本,修正取代了舊版標準 ISO/TS 16949:2009,且舊版證書已於2018年9月14日全面失效。
IATF 16949 結合 ISO 9001:2015 基礎,注重汽車生產零件及相關服務件之組織的品質管理系統發展,涵蓋設計開發、製造、安裝和服務等規範。其目標為有效風險控管以達到持續改善、缺失預防、減少變異與浪費,核心精神強調「流程管理」與「客戶導向」,積極推動汽車製造流程「零缺陷」的實現。
IATF 16949 :2016 認證效益
汽車是與生命財產有關的行業,產品設計的不良或可靠度的缺陷將會造成汽車廠商巨大的賠償。而 IATF 16949 是跨足汽車產業的必要驗證,強調客戶導向,降低營運成本,另外,汽車品質管理系統強調預防在先,可減少變異的失敗成本,最重要的還有,掌握相關法令、經營、流程與產品風險的危害。其他效益還包括:
ISO 27001 資訊安全管理系統(ISMS)是一套完整的國際標準,協助企業持續進化,全面性架構起企業組織的資訊安全管理系統機密性、完整性及可用性,從事前預防、
事中監控、事後應變等不同面向的管理規劃,協助企業在持續強化資訊安全管理時,也得以掌握風險管理的有效性。
ISO 27001 驗證有何效益?
ISO 20000-1 資訊服務管理系統提供資訊服務管理的最佳實務框架,經由標準中的實務要求,透過第三者稽核驗證,有助於組織提供品質一致且可靠的服務內容;
並協助企業建構其 IT 服務管理能力,以達到國際標準的水準。
ISO 20000-1 以 ITIL(Information Technical Infrastructure Library)理論為基礎,輔以 ISO 管理系統 PDCA(Plan-Do-Check-Action)永續運作,秉持著持續
改善的精神,完整涵蓋資訊服務提供生命週期的對應管理機制,包括:服務策略規劃(Strategy)、服務設計(Design)、轉換(Transition)、營運(Operation)之
執行,以及服務持續優化(Continuous Improvement)。
IV&V 精神係指第三方獨立公正機構保持客觀性與獨立性,目的在於改善專案品質及增進系統可靠度,並透過規劃分析、設計、製造、整合測試或上線運轉之各階段
確認,確保滿足專案目標及各利害關係人之需求。SGS IV&V 方法論結合 SDLC 理論及 NASA CARA 衝擊分析方法,融合企業百年來於全球各產業的專案知識及經驗,
為各專案帶來不同層次的專業建議及價值。
DCOS® 為 EPI 擁有之全球知名的數據中心營運標準,目的是為了提供給數據中心的投資者、擁有者以及營運者一個漸進的方式來改善數據中心的營運管理。為了適應組織的商業需求,DCOS® 提供了一個極具彈性的框架,而且被設計的非常實用,以及注重實際的結果,因此 DCOS® 可稱為目前市場上最完整的數據中心營運和維護標準。SGS 身為 EPI 亞太地區的唯一授權驗證單位,可協助企業依照該標準來提供數據中心營運的稽核服務。
什麼是 ISO 22301 營運持續管理系統?
當世界經濟市場與供應鏈之間的協同整合越來越緊密,任何天災、人禍或是因科技事故所帶來的供應鏈斷鏈連鎖反應,皆有可能帶來重大財務損失及不可逆的衝擊。對於無法預測、甚至益加嚴峻的異常天災及人為事故,組織只能預先準備、培養出可從容應對的復原力。
ISO 22301:2019 營運持續管理系統 (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 System, BCMS) 於 2019 年 10 月發布新版,是一套可提供組織建立、導入、維運、監控、檢討、演練、維護及改進營運持續之國際標準,該標準原則是依據決策階層 (如:母公司或董事會) 針對全組織所訂定之「營運持續政策」與相關、可量化的「營運持續目標」,能涵蓋組織之整體營運風險掌控,確保在任何情況下均能維持組織之最低營運持續水準 (Minimum Business Continuity Objective, MBCO)、降低因遭受過大損害而無法存續之風險。
ISO 22301 驗證有何效益?
組織將能透過 ISO 22301 妥善辨識、分析、評估營運風險,遵循國際標準之管理制度不僅代表組織可確保營運持續、凸顯應變復原能力、展現回復水準與時效以及降低營運中斷風險,更能有效提昇企業形象與強化競爭優勢。
什麼是 ISO/IEC 27701 個人資料隱私資訊管理系統?
ISO 國際標準組織於 2019 年 8 月正式發布了 ISO/IEC 27701 個人資料隱私資訊管理系統,該管理系統為全球第一部整合資訊安全與隱私保護之管理系統,提供企業組織在蒐集、處理或儲存個人資料時的管理與保護依據,幫助各家企業穩固管理企業、組織與個人資訊安全。
由於每間企業的產業文化、工作流程與需求皆不一樣,國際標準的要求也漸漸成為企業執行的準則,ISO 27701 將企業資訊安全管理與個資管理結合並有效的提升數位化時代的可信賴度。在這個網路資訊爆炸的年代,個人資料在網路運輸通訊上的傳輸,已成為普及化的資料。若沒有多加防護,對企業來說不但可能帶來個資外洩問題,更可能衝擊到日常營運。
ISO/IEC 27701 正面效益?
Privacy Compliance Audit (PCA) 是為了呼應我國特有個資法規,直接且具體對應的個資管理查核方案,亦是 SGS 為企業組織設計的個資查核方案;歐盟 GDPR 法規於 2018 年 5 月正式施行,則是適用於任何蒐集或處理歐盟居民個人資料的組織。
PCA 透過對於隱私保護詳實的實地訪談、觀察及抽樣等稽核活動,檢視組織個資管理現況與隱私法規的符合性,並提供查核報告以宣告隱私法規遵循之現況;GDPR 同樣透過組織對歐盟居民個資之檢視,確認其法規遵循姓,避免高額罰款 (最高 2000 萬歐元或全球營業 4%) 之風險。
BS 10012 為我國個資法及施行細則參考及遵循的國際性個資管理標準之一,金融業、電信業及直銷業等指標產業,多已建置個資管理系統並申請第三方驗證,可協助企業有效管理並安全維護個人資料,亦能彰顯企業善盡管理責任,可建立消費者之信心及信賴感。
BS 10012:2017 參考 ISO 組織 Annex SL 架構,與其他 ISO 國際標準之本文一致,標準設計之目的旨在確保組織有適當的控制措施,除有助於保護個資外,更可增強客戶、個資當事人等關注方對於組織在個人資料管理上的信心,亦能有效展現組織已善盡個資保護善良管理人之責任。
ISO/IEC 29100:2011 隱私權高階框架之國際標準,乃針對既有之 ISMS / PIMS 管理系統,提供建置隱私保護框架,具體說明在資通訊科技 (ICT) 運用上如何建立必要的管理控制點,以符合個人資料保護法的相關規範,並讓組織能展現對隱私保護及產業優良實務的遵循。
ISO/IEC 29100 參照個人資料之生命週期,從個資的蒐集、合理使用、安全傳輸與保存、委外處理、直至最後之銷毀過程等,皆能協助組織適當地管理其個人資料。本標準可協助組織識別與ICT 系統相關之隱私保全要求事項 (Privacy Safeguarding Requirements),並協助組織以優良的管理框架來保護其 ICT 系統中之個人資料。
由歐洲雲服務聯盟 (EuroCloud Euro, ECE) 領銜推廣的雲端服務驗證制度,具備「成熟度星級」機制,成為企業在自我評估或是選擇雲服務廠商時的最佳參照。制度內容援引所有與雲服務相關的國際標準,全面地展現雲服務的品質與能力,針對雲服務的 3 種服務模式客製化訂定管理要求,涵蓋軟體即服務 (SaaS)、平台即服務 (PaaS)、基礎建設即服務 (IaaS),同時,也是全球首個搭配完整「線上自我評鑑工具」的雲服務驗證體系。
由美國雲端安全聯盟 (Cloud Security Alliance, CSA) 以國際標準 ISO 27002 為基礎推出的雲端運算環境下最佳的安全方案,具備「成熟度評分」機制,藉由 16 個控制領域、133 個控制要求,高度規範雲端運算環境下的各個資訊安全層面與環節,為企業在自我評估、雲服務發展或是選擇雲服務廠商時的最佳參照。
全球首個針對雲端運算產業資訊安全管理的 ISO 國際標準,基於 ISO/IEC 27002 專為雲端服務發展之資訊安全控制措施作業規範。首創針對雲端服務的「提供者 (Provider)」和「使用客戶 (Customer)」分別提出一系列控制要求與實作指引;另外針對 ISO 27001 為基準新增 7 項雲端服務特有的控制要求。
首個針對公有雲的國際性隱私標準,基於 ISO/IEC 27002 專為雲端服務環境中之個人資料保護發展之控制措施規範與實作指引。針對雲服務中的個資處理者 (PII Processor),提出 16 項雲服務個資保護延伸要求,援引「ISO/IEC 29100 隱私管理架構」的 11 項隱私保護原則,提出 25 項新增控制要求與實作指引。
跟隨著科技和產品的演進,汽車產業從單純的機械製造業帶入支援性電子元件,並逐漸整合入單一或多功能資訊系統;雖然汽車產業對於品質和安全性高規格的要求從未改變,但是關注的層面卻從機械、電子、電機擴展到資訊系統及相關元件。
Automotive SPICE® 是一項適用於汽車產業評估並持續改善軟體及其相關元件,在研發階段監控與管理相關流程之標準。可使開發產品在整個研發生命周期考量並落實品質、功能安全和資通訊安全的管控。其架構可適用於傳統和敏捷式 (Agile) 開發方法且支援關鍵產品工程。並藉由三大生命週期流程、流程參考模型 PRM (ProcessReference Model)、流程評估模型PAM (Process Assess Model) 以及六個階段的成熟度評估 (Level 0 Incomplete、Level 1 Performed、Level 2 Managed、Level 3 Established、Capability Level 4 Predictable、Capability Level 5 Innovating),展現並回應對於客戶期待、產品設計和品質管理等相關要求。
想要在數位時代保持競爭力的企業必須密切注意資訊安全,對於每天都會交換大量機密數據的汽車產業來說尤其如此。
TISAX 係由德國汽車工業協會 (VDA) 根據 ISO/IEC 27001 的標準規範所制訂並推出的資訊安全評估 (ISA) 結果平台,確保汽車製造商、服務提供商和供應商之間的資訊安全統一標準,並藉由確保製造過程及車輛運作的完整性及可用性來協助保護數據,以提供交換汽車產業的資訊安全評估與審核結果。透過一次評估與多方資訊共享的機制,為汽車製造商和供應商提供了長達三年的安全認證,且每個登錄參與並通過 TISAX 的企業組織可自行授權合作夥伴以共享 TISAX 上的評估結果,藉此讓汽車供應鏈合作夥伴暸解其在資訊安全及資料保護上的成果。
隨著資通訊技術的進步以及網際網路的普及,帶來更多的便利和商機,但也相對增加了運作上的風險和受攻擊的管道。因此道路車輛整體性的安全考量,從機械、功能安全延伸到資通訊安全的領域,電子、電機系統及其元件的安全性也越來越受到重視。
ISO/SAE 21434 道路車輛-資通訊安全工程 (Road vehicles – Cybersecurity engineering) 是一項提供道路車輛產業上、中、下游業者風險管理的標準。範圍涵蓋車輛產品所需之電子、電機系統及其元件、界面在概念、研發、製造、營運、維護和除役等各階段需要考量和監控之資通訊安全風險管理要求。
本項標準的管理架構和精神引用自 ISO 的各項管理系統,涵蓋資訊安全管理系統 ISO 27001、風險管理系統ISO 31000、品質管理系統 ISO 9001 和道路車輛功能安全 ISO 26262 等之相關要求,從管理系統的整體思維、風險管理的方法、專案管理的注意項、客戶的溝通和供應商管理,來落實道路車輛在資通訊安全風險的管控。
ISO 22000 食品安全管理系統是什麼?
ISO 22000 為一套國際通用的食品安全管理系統標準,適用在供應鏈中,從製造原料、設備到包裝,從「農場到餐桌」的整個供應鏈都涵蓋,目前2018年發布最新版的 ISO 22000 採取基於風險的思維,改善食安衛生整體績效,使企業組織具備能力持續提供安全、衛生且符合法規標準的產品和服務。
ISO 22000 食品安全管理系統驗證效益
FSSC 22000 方案整合了食品安全管理系統 ISO 22000、行業特定的前提方案 (ISO/TS standards/ BSI PAS)以及 FSSC 22000 的額外要求。FSSC 22000 已取得全球食品安全倡議 (Global Food Safety Initiative, GFSI) 之認可,並由 GFSI 鼓勵全面施行,可讓符合 FSSC 22000 驗證要求之公司,達成符合大多數的全球零售廠商或主要知名品牌食品公司之要求,減輕廠商進行多項稽核及設置多種系統的沈重負擔。
SQF 是一個食品安全驗證方案,它已獲得全球食品安全倡議 (GFSI) 的認可,同時也涵蓋產品品質,該特性為此類驗證方案所獨有。SQF 準則第 8.1 版適用的驗證分為:
ISO 13485 醫療器材品質管理系統是什麼?
ISO 13485 是用以符合法規目的之醫療器材品質管理系統廣泛採用的標準。ISO 13485 確保廠商在開發、生產、製造醫療器材以及其他相關服務的過程中能符合規範,確保品質之外,也可以提升其作業效率。
2016 年出版的 ISO 13485 是以 ISO 9001:2008 為主體所撰寫,因應醫療器材產業特性加以增、刪部分條文,而新版 ISO 13485:2016 改版核心強調了風險管理、確實驗證、強化供應商的控管流程,因此更適用在完整的生產鏈中,亦搭配MDSAP醫療器材單一稽核方案的實施與GMP法規概念,且與歐盟醫療器材指令達成統一標準。雖然 ISO 13485 以 ISO 9001 為藍本撰寫,僅符合 ISO 13485 標準的公司,並不得宣稱其亦符合 ISO 9001 標準。
ISO 13485 醫療器材品質管理系統驗證效益
歐盟為了強化針對醫療器材上市前與上市後之管理,於 2017 年 5 月 2 日正式公告 MDR,於2020 年 5 月 26 日正式取代醫療器材指令 (93/42/EEC),將產品銷往歐盟的醫療器材製造業者,必須特別關注原持有 MDD 證書的效期。
歐盟醫療器材指令 MDR 驗證效益
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 於 2007 年正式發布「ISO 22716:2007國際化粧品優良製造規範指引 (Cosmetics —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GMP) — Guidelines on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目前已被台灣、美國、歐盟、日本及東協國家廣泛接受,做為化粧品的共同準則。ISO 22716 內容以 GMP 為基礎,加上對產品安全的照顧,而發展適用於化粧品工廠的管理系統。歐盟 (EC) No 1223/2009 的正式公告,以及台灣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的施行,即將衝擊化粧品各級產業。化粧品公司如何突破國際間的貿易障礙,提昇產業國際競爭力,已成為刻不容緩的課題。
ISO 22716 化粧品 GMP 驗證效益
ANSI / ESD S20.20 標準是由美國 EOS-ESD 協會編制,用於電子、電機、通訊等產業,靜電防護體系實施規範與指南是在 ISO 9001 的基礎上對靜電放電防護控制系統的特定要求。
IEC61340-5-1 標準是由國際電工委員會 (IEC) 編制用於電子、電機、通訊等產業靜電防護體系實施規範與指南。兩項已整合的標準對工廠的 ESD 管理系統的建立、靜電放電保護區 (EPA) 的建立、敏感元件的包裝、生產各流程的處理、人員訓練和考核、內部稽核制度的建立和檢查、檢測方法等各方面都有非常明確的規定。
TL 9000 是由 QuEST Forum (Quality Excellence for Suppliers of the Telecommunications Forum) 所制定,使用於全球資訊和通訊技術產業的品質管理系統要求和量測標準。TL 9000 建立在 ISO 9001: 2015 標準基礎上,並額外增加資訊和通訊產業的品質管理系統要求及衡量指標要求所構成。標準內容區分為共通性、硬體、軟體、服務等四大類別,使用者可依本身之產業屬性,選擇硬體、軟體、服務之任何一項、二項或是三項申請驗證,其內容包括「品質管理系統要求」手冊以及「品質管理系統衡量指標」手冊。
什麼是 ISO 50001 能源管理系統?
隨著國際能源價格及能源耗用對氣候變遷的重要性升高,可預期能源效率提升與有效的管理方式將成為組織永續發展的重大議題,而提升能源效率是解決組織高生產成本、溫室效應及石化燃料短缺最經濟且有效的方法,不僅能滿足外部利害相關者對組織之期待,更能協助組織邁向永續發展、創造同業間之競爭力差異化。
能源管理國際標準 ISO 50001: 2018 於 2018 年 8 月 21 日正式公告,標準目的是使組織建立所需的系統與過程以改善能源績效,包括:績效監督量測、重要管理流程文件化與績效報告、設備之設計與採購流程及所有對能源績效有影響之人員,使組織達成其政策承諾,採取所需行動以改善其能源績效與展現符合法規及客戶要求。
ISO 50001 驗證有何效益?
ISO 50001 能源管理系統將能協助組織提升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成本,滿足客戶要求及符合國內外法規遵循,進一步協助組織管理持續營運中斷的風險,展現組織永續經營的能力。
什麼是 ISO 14064 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
溫室氣體排放造成氣候變遷之議題,已經備受各界所關注及討論的重要和關鍵問題。為有效了解溫室氣體之現況,各國均積極投入溫室氣體的盤查、管理及減量等工作,希望能有效抑制溫室氣體的排放量,降低氣候變遷對環境與生態的衝擊。有鑑於此,ISO 組織亦於 2018 年底將 ISO 14064-1 標準大幅改版,期能引導企業全面性的鑑別溫室氣體衝擊,並報告減碳績效。
ISO 14064 組織型溫室氣體查證效益
什麼是 ISO 14067 碳足跡?
隨著國際溫室效應的影響,氣候暖化已成為地球所需要面臨的巨大挑戰。因此,國際組織在 2018 年正式公告制定 ISO 14067 規範,並以該標準生命週期架構碳足跡量化流程。目前 ISO 14067 為產品或服務於生命週期階段之碳排放量計算與溝通的方法。對於產品而言,這包括各種生命週期階段的分析,從原料的提取和加工、製造、配銷,到產品使用階段和產品壽命終止階段之處理方式。許多企業藉由此種評估方法掌握其產品供應鏈之溫室氣體排放行為,並設法找出製程改善與節能減碳的多重商機,以緩解未來碳關稅制度之潛在衝擊。
ISO 14067 碳足跡 查證效益?
ISO 14067 適用於各項產業與服務中,無論是各類產品、工程、建築或各項服務行業均適用。且根據行政院環保署公告之碳足跡規範,其應納入產品生命週期之相關程序的有(不限於):能源使用、燃燒程序、化學反應、冷媒損失和其他逸散氣體、製程操作、服務提供和配送、土地利用與變化、家畜生產或其他農業程序、廢棄物管理。當企業完整通過 ISO 14067 之驗證後,就可以評估內部產品生命週期之溫室氣體排量放。用此評估變更產品、製程與採購,以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並作為排放減量之量測與溝通標竿值。且使用共同標準化方法進行溫室氣體排放量比較,以提供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之公開資訊。
什麼是 ISO 14064 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
自巴黎氣候協定生效以來,淨零排放與碳中和已經成為全球共同專注的議題,眾多國家與企業均已陸續公開宣示其碳中和目標、期程與策略。目前常用之碳中和實施規範為 PAS 2060,PAS 2060 藉由系統化、高透明度與可查證的方式規範企業推動碳中和之做法,協助政府、企業、民間團體導入碳中和,與追逐淨零之國際趨勢接軌。
PAS 2060 碳中和查證效益
什麼是 ISO 14064 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
水資源是人類發展不可或缺的自然資源,也是一切生物賴以生存的基礎。在極端氣候條件下,台灣面臨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與短缺問題,水資源管理更成為企業之高度風險管理議題。因此,企業可利用 ISO 組織公告之 ISO 14046 水足跡查證量化指引進行組織或產品之水足跡評估,以數據分析水平衡流向,並持續追蹤用水量與排水量對整體資源面與環境面之衝擊,進而優化管理措施,實現水資源的最佳化配置。
ISO 14046 水足跡查證效益
什麼是 ISO 46001 水資源效率管理系統?
國際標準組織 (ISO) 發展 ISO 46001 水資源效率管理系統—要求與使用指南,可幫助各種規模和產業類型的組織進行用水審查及績效評估、實施優化用水措施的方法、提高用水效率,同時直接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SDG 6 (清潔水和衛生) 做出實踐,該目標旨在「確保人人享有水資源和衛生服務,以及對它們進行可持續管理」。該項標準專門針對具體目標 6.4:「到 2030 年,大幅提高所有部門的用水效率,確保淡水的可持續提取和供應,以解決缺水問題,大幅減少缺水人數。」
ISO 46001 水資源效率管理系統有何效益?
什麼是 AWS 國際可持續水管理標準?
AWS 標準是採用和推動可持續利用水資源通用架構,促進當地水資源的可持續管理。AWS 標準透過水管理夥伴,瞭解自己的用水情況、流域情況及在水管理制度、水平衡、水質、重要水相關區域 (IWAR) 與水、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 (WASH) 等面臨的共同風險,展開相關行動計畫,以造福人類、經濟和自然。
AWS 國際可持續水管理標準驗證效益
物質流成本會計分析 (MFCA) 從根本上追踪組織內材料的流動和儲存,以物理單位 (例如:質量、體積) 量化其物質流量,並評估與物質流量和能源使用相關的成本,其基本概念如同生命週期一般,將產品從資源開發到廢棄產品均加以考量。企業可加以運用,以增加資源生產力 (資源有效運用),使投入成本降低,也降低物料浪費,故企業可藉由上、下游的物質流成本會計導入,找出真正浪費的原因。
ISO 14051 物質流成本會計分析查證效益?
供應鏈物質流成本會計分析 (SMFCA) 為供應鏈物質流成本會計實施指南,本標準以 MFCA 為基礎,進一步應用作為上游和下游供應鏈中的環境管理會計工具,有助於開發提高供應鏈材料和能源效率的綜合方法,故以供應企業與供應商間共同推動 MFCA 之執行方向。
ISO 14052 供應鏈物質流成本會計分析驗證效益
為 IECQ (IEC Quality Assessment System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國際電子零件認證制度) 所發展提出有害物質削減 (Hazardous Substance Free, HSF)」系統化驗證標準,希望能讓相關產業對於國際間產品環保相關法令 ( 如:RoHS、REACH ) 及客戶對產品有害物質之要求 (如:SONY SS-00259) 等有一遵循的作業規範,以強化組織在生產及供應商管理確保持續供貨環保品質及相關風險管控能力。
IECQ QC 080000 驗證效益
什麼是 BS 8001 循環經濟?
循環經濟標準 BS 8001 於2017 年5月正式公告,其結合多種學派的精隨,其透過可恢復、可再生的產業模式,並講求無毒與環保的經濟模式,以達到企業永續經營。企業要成功轉型成循環經濟,從生產端的最源頭開始,到後端的行銷服務層面,都必須緊扣「環保」與「可循環利用」的主旨;一旦成功了,對生產者、消費者,甚至是地球,可謂創造「三贏」。
BS 8001 循環經濟有何效益?
在歐盟及美國,FSC™ 或 PEFC 對於企業經營活動的影響愈來愈大。一些國際知名的跨國公司為了迎合消費者的環保意識及樹立公司的綠色形象,都已聲明要採購或銷售 FSC™ 或 PEFC 驗證產品。所以,取得 FSC™ 或 PEFC 驗證,也意味著公司的產品取得了進軍國際市場的通行證。
森林驗證有那幾種?
目前世界上較知名之驗證為 FSC™ 及 PEFC 兩種。
這兩種驗證各有其 FM ( 森林驗證) 及 CoC ( 產銷監管鏈驗證) 兩類。
森林經營 (FM) 驗證是針對森林經營組織,驗證機構根據所制定之森林經營標準及森林經營績效進行審核,以證明其達到可持續經營的要求。
產銷監管鏈 (CoC) 驗證是追溯和記錄森林來源材料作業過程,亦即從一個經驗證的森林材料,通過不同的生產階段,如主要製造商、次要製造商、批發 (貿易) 商和終端用戶 (End User) 之追溯。
FSC™ 認可的驗證機構
FSC™ 同時也對被授權根據其準則和標準進行驗證的組織進行評估、驗證和監督,SGS 是 FSC™認可的驗證機構之一。
驗證效益
SA 8000 是由 SAI (Social Accountability International) 依據國際勞工組織公約、世界人權宣言、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等國際條約所制定之社會責任國際標準。該標準目前是國際上普遍通用之社會責任第三者驗證標準,標準內容包括八大核心要素 (童工、強迫和強制勞動、健康與安全、自由結社及集體談判權力、歧視、懲罰措施、工作時間、薪酬) 及管理系統要求。企業依 SA 8000 國際標準之要求可規劃符合法令的社會責任管理系統,並有效持續改善企業永續經營所面臨的勞工人權及安全衛生風險
SA 8000 社會責任國際標準稽核效益
在全球高度分工的時代,許多跨國企業商品委由開發中國家及新興工業化國家之工廠製造,然而部分工廠之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及環境保護,卻因不符合國際勞工組織及國家法律要求,導致人權及工安環保問題衝擊其品牌形象。因此,許多跨國企業已組成聯盟 (如:RBA, amfori-BSCI,SEDEX),制定通用性的行為準則 (Code of Conduct, COC) 要求供應商遵守,並定期委託驗證公司稽核其供應商以監控其社會責任績效。此外,部分國際品牌廠亦另訂定各自 CoC,要求其供應商遵守並接受定期稽核,稽核結果將列為其選擇合格供應商之依據。因此,為避免因稽核結果不符合客戶之期待及要求,造成接單損失,進而影響公司之永續經營,企業應事先規劃實施適合的社會管理系統以滿足客戶對社會責任稽核要求日益增加之趨勢。
SGS 擁有豐富的二者稽核經驗與產業實績,如:玩具業、雜貨業、紡織業、鞋業、電子電器業、食品業、家具業、化妝品業、個人護理和家庭用品業等。
今日世界各企業對於監督與管理供應商責任日益增加,評估與管理供應商風險實大勢所趨。但是當供應鏈變得更複雜時,其能見度將遞減,而使得客戶與投資者缺乏信任感,因此有信度與效度的供應鏈數位解決方案必不可免。SGS 利用先進雲端科技平台與全球供應商評估與驗證經驗來協助客戶,透過蒐集與驗證的供應商商資料的分析來識別潛在風險,依據其風險進行供應商稽核並依稽核結果實施分級管理以持續改善績效。
為因應經濟全球化,因此又許多國際品牌公司已參考國際社會責任行為準則五大面向 (勞動人權、道德、安全衛生、環境保護、管理系統) 及其對供應商工廠的額外要求,制定其行為準則 (Code ofConduct, COC) 要求供應商遵守,定期委託稽核公司稽核其供應商,並依稽核結果將供應商分級管理,分級結果將列為其選擇合格供應商之依據。
「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專案小組」(TCFD) 是 G20 轄下「金融穩定委員會」(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 FSB)於 2015 年底為因應《巴黎協議》所建立的特殊任務小組。旨在敦促企業面對急遽氣候變遷的挑戰,自願披露財務相關風險,以對於和利害相關者進行溝通並說明因應對策,藉此表達負責任的承諾及行動。
TCFD 氣候相關財務揭露績效評核效益
ISO 20121 為一項活動永續發展之管理系統標準,其目的在於了解活動項目潛在的社會、經濟與環境衝擊的影響。為了促使管理系統更加圓滿,此標準之影響須擴大至整體供應鏈及參與的利害相關者。在不斷改善的形態下,並為組織建構起持續性的企業內部訓練與塑造企業永續形象的優勢,有助於提升企業社會責任、降低環境足跡、資源使用與節省成本。
何謂永續採購?永續性採購是指企業考量並整合永續性的影響與關鍵因素,透過採購行為達成企業永續責任與目標。ISO 20400 自 2017 年發佈成為全球第一個永續採購指南標準,已有多個國家與企業所採用。內容從誠信治理、健康職場、勞動人權、永續環境、公平營運交易、消費者關注和社會公益等七大核心面向建構,以及包含對生命週期分析、盡責調查和全球成本之考量,並為不同層級與構面之採購行為提供詳盡的說明,協助欲落實永續採購的企業能藉此優化自身及其供應商之競爭力、降低供應鏈風險、達成永續發展目標。
2016 年 10 月 15 日 ISO 組織專案委員會在 BS 10500 的基礎上, 正式制定發佈 ISO 37001 反賄賂管理系統標準。作為第一個國際反賄賂管理系統標準,ISO 37001 旨在説明各組織在其自身業務及其整體全球價值鏈中打擊賄賂風險。反賄賂管理系統通過提供預防、發現和解決賄賂的可管理業務框架,以降低與賄賂有關的企業風險和成本。
現在的客戶越來越挑剔和謹慎,在選擇購買時經常需要指引和保證,尤其在購買服務的時候。SGS 服務驗證在提升服務品質及企業競爭力方面是全球最受認可的驗證模式。到目前為止,全世界共有超過 120 個標準經過驗證,超過 2,500 家小型和主要國際組織、公司選擇了 SGS 服務驗證方案。
匿名(神秘客)查核服務,是在實際第一線服務現場中進行神秘客稽核,幫助您確認客戶期望和實際的差距,並協助指出需採取之必要補救措施。這將提高了解您實際的服務流程,進而達到改善員工行為之有效性。所以,您會看到客戶服務水準提高,進而促使客戶滿意,最終達成有更良好業務及財務表現的企業營運目標。SGS 將與您共同努力了解您的組織、流程及行為規範,打扮成您真正的目標客戶,神秘客將扮演普通訪客或客戶代表的角色執行活動。
我們承諾,這一切所有神秘客購物服務,都將是透過有經驗的專業經理,安排一系列規劃和執行品質控管,再交由領有合格證書的訪員進行,務必在過程中以客戶能達成營運最終目的之高度,為神秘客活動執行之最高指導原則。
ISO 10002:2018 是國際標準化組織為客戶申訴處理制定的標準作業程序,為目前國際上最新且系統化的顧客服務管理體系。當中包括制定了客戶申訴處理的服務承諾、流程的規劃和設計、實際運作和持續改善。ISO 10002 亦為申訴處理機制下的指導性原則,包括處理申訴的透明度、便利性、回應效率、客觀性、保密性、責任性及持續改善。
運用 ISO 10002 實施投訴處理流程,可幫助企業將不滿意的客戶變成滿意甚至是忠誠的客戶,並利用他們的投入來改善未來客戶的體驗。您可以透過有效的投訴管理將不愉快的客戶轉化為積極的商業機會,可以說有效的處理客戶的投訴,是一個「淘金」的過程,因為可以從過程中找到「機會點」與「改善點」。
ISO 國際標準組織於2017年7月正式發佈ISO 18295 Customer Contact Centres – Requirements,可說完全是為客服中心量身打造,適用於客服中心與顧客之間發生的各類活動,並針對客服中心給出要求及指南,本標準包括兩部份:
Part 1-顧客聯絡中心要求(自建型客服中心)
Part 2-委託方要求(客服中心委外)
隨著消費者意識的抬頭,顧客關係管理日益重要,客服中心的功能也逐漸被重視。客服中心搜集到的資訊可能是申訴、服務請求、諮詢、訂購或是回饋建議。企業若能正確掌握顧客聯繫的原因,並迅速作出正確及有效的回應,將能為企業創造價值。現在的客服中心,已不單只是幫顧客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能為品牌找到機會點及改善點,逐漸從成本中心轉型為利潤中心。
在全球化的衝擊之下,企業的創新與變革專案隨時都在發生,如何創新求變,將戰略願景付諸實現是企業管理者最需要關注的議題。當代管理學策略大師大前研一曾經指出「能夠勝任專案經理職務的人,將是未來企業最珍貴的人才」,相對的,企業更要權衡當前環境,掌握與協調專案資源,建立一套可執行的專案管理標準,成功引領專案經理與專案團隊達成專案目標。ISO 組織因應這些期望訂定出 ISO 21500 專案管理指南,以提供企業建置有效能的專案管理系統參考。
近年來藉由各大管理教育機構大力的引進與推行之下,專案管理的風潮席捲台灣各個產業界,PMP (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專案管理師) 證照的價值也備受重視。在這樣的氛圍下,容易讓人誤以為專案管理是一門專業、高深的管理學科,是高階管理者才需要接觸與具備的管理知識。其實專案隨時都在發生,任何工作任務,只要具備:臨時性的任務、獨特的目標以及逐步完善性過程這三大特徵,都可以被視為一個專案。透過專案管理手法來解決問題,提高專案的成功率。
『敏捷』是專案管理界這一兩年持續很夯的議題,當前導入與應用敏捷開發的組織中,大多都是依據Scrum架構來實施敏捷,主因是Scrum架構簡單易懂,最容易學習與應用。 簡單來說PMP管理模式打的是固定靶,著重的是如何穩定持槍瞄準的技能,而敏捷管理模式打的是移動靶,著重的是如何感應到目標的變化並持續提調整追隨變化。所以,一個優秀的專案經理應該具備PMP與敏捷管理的相關技能,以便於不同專案類型中應用是當的管理方法,將專案帶向成功的目標。
ISO 13053 為企業改善方法學描繪了一個方法論— 6 Sigma,是全球諸多一流企業採用的企業改善作法。此方法論包含 DMAIC 五個階段:定義、量測、分析、改善和控制。在執行六標準差專案期間,ISO13053 建議了可用於 DMAIC 方法論每個階段的最佳實務,它也建議應如何管理六標準差專案和描述角色、專業知識技能 (expertise) 和人員訓練,有效使企業流程減少變異、保持精實,進而達成高品質的流程改善,提升客戶滿意度。
是由國際航空品質組織 (IAQG) 所開發,專為航空太空及國防工業所制定的產業國際通用標準,無論是從事設計和製造還是提供檢修和維修,甚至是提供相關產品物流服務的產業,都必須符合航空、太空工業最高的安全水平。在此類航太供應鏈中,所有的參與廠商,其體質的良窳均是依照AS 9100 品質標準系列來衡量的。
雖然主要是為航空、太空和國防產業所發展出來的,當其他產業需要有較 ISO 9001 系統額外要求的品質管理系統時,AS 9100 系列 (AS 9110, AS 9120) 標準亦可適用。
AS 9100 – Requirements for Aviation, Space & Defense Organizations”
AS 9110 – Requirements for Aviation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s”
AS 9120 – Requirements for Aviation, Space & Defense Distributors”
AS 9100 航太品質管理系統驗證效益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年有 130 萬人死於道路交通事故。每年 2,000 ~ 5,000 萬人因道路交通事故受傷,預估 2020 年前每年約有 190 萬人道路死亡人數。
ISO 39001:2012 規定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體系的要求,促使與道路交通系統相互作用的組織能夠減少與道路交通事故有關的死亡和嚴重傷害,從而影響到道路交通事故。台灣道路交通事故所衍生的經濟損失約佔 GDP 3% (台灣 2016 年GDP 達 15.87 兆元,約計 5,000 億台幣),而本國際標準推動循環流程 (計畫 – 執行 – 查核 – 改善) 方法,可以引導組織達成 ISO 39001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系統的預期結果。ISO 39001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系統亦可以與組織內其他管理系統或流程做整合或相容
(例:ISO 9001/ISO 14001…)。本標準適用於與道路交通安全相關之各類型組織。
如:道路交通安全監管機構、交通設施規劃設計單位、客運業、貨運業、計程車業、超市、學校以及風景區等組織。導入 ISO 39001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系統可以改善公司形象、減少交通事故、降低車輛成本、強化競爭優勢、降低保險公司管理程序與承諾企業社會責任。
本公司為國內外知名的測試實驗室與驗證服務單位,擁有豐富實驗室建置與運作經驗,與多項系統驗證能力,本身實驗室亦已取得 TAF、NIEA、TFDA 等多項認證實驗室系統許可。本建置以調合 ISO 17025 與其他適用客戶的標準、方法或指引,指導統整與建立程序,協助評估所有儀器設備與實驗活動間的相容性與對環境的要求,規畫合於品質要求與安全方便操作的實驗室配置,並幫助制定合適的品質管制計畫以展現足夠的證據表明品質,以促進對實驗室運作之信心。
ISO 17025 實驗室管理訓練服務效益